華體會體育開欄語:暑期過半,在本地消費者與外地游客的交織中,北京商業熱度居高不下。作為各地旅游放開后的首個暑假,北京商業企業在消費的帶動上鉚足了勁,新玩法、新業態、新產品陸續入市,一些似乎日常的行為背后卻暗藏商業邏輯。北京商報特選商業策展、家政服務、清涼經濟等角度華體會體育,解密消費火爆背后的奧秘和趨勢。
暑期,面對高溫、離校、就業等多層buff疊加,促使相應的服務消費增長。7月27日,北京商報記者從58同城獲悉,因離校搬家、夏季高溫、空調使用頻次增加,相關的保潔、清潔、搬家服務訂單暴漲。同時,企業也應需增加智能設備投入,減輕保潔員、搬家工人的工作強度。伴隨家政行業快速增長,行業細節需更加規范和細化華體會體育,消費者在選擇相關服務時仍需謹慎,并維護自己的利益。
三伏天讓許多居民“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外加畢業季“懶人經濟”火熱升級,空調清洗、搬家、上門保潔等家政服務迎來旺季。
58同城本地生活服務數據顯示,今年5月,全國家電維修訂單環比增長近70%。空調維、清洗的漲勢更加明顯,5月全國訂單環比增長123%華體會體育,預計7-8月將達到全年峰值。此外,5月全國洗衣機和冰箱清洗訂單也分別環比提升18%和28%。
消費者健康意識不斷提升的同時,對家政服務的需求也日趨專業化、細分化。平臺數據顯示,5月全國精細深度保潔訂單月環比增長21%,除蟑螂月環比增長67%,折射出換季期間更多家庭傾向于對全屋進行徹底掃除。此外,隨著暑期來臨,尋找合適的阿姨成為“三口之家”的剛需,白班保姆、鐘點工的需求上漲近20%華體會體育。
一位鏈家自如的保潔員表示,個人月薪之前在5000-6000元,進入6月租房旺季,月薪增至近8000元,薪資漲幅近50%。
訂單暴增意味著家政服務人員也將緊俏。應對供給缺口華體會體育,企業增加對智能設備的使用。例如,一家家政公司為搬家員工配備了“外骨骼機器人”。該智能設備主要通過對不同搬運姿態數據的記錄和分析,可以為員工提供主動式的身體助力。據介紹,裝備智能設備后,搬家工人可多搬起25公斤的物品,突破了單人的工作效率,助力傳統人力搬家行業的升級。
行業快速發展,也暴露出相關隱性問題。對此類上門服務中存在的套路,中國法學會消法研究會副秘書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消保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陳音江認為,從法律層面來看,這種套路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經營者首先應該做到明碼標價,讓消費者知道哪一項服務收多少錢,確保消費者的知情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