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體會體育3月31日,在廬陽區安慶路一棟破舊的居民樓里,胡旻正熟練地用手語和員工打招呼。他穿著一身灰色的運動服,蓬松的發量配上圓圓的臉蛋,一副鄰家大哥哥的溫暖模樣。
胡旻的父母是聽力與語言障礙人士,從出生的那刻起,他就沉浸在無聲的世界里。在特教學校讀完高中后,胡旻的求職并不順利。因為先天缺陷,很多職業對他關上了“一扇門”。他決定為自己開“一扇窗”。
2017年,胡旻了解到,國內有2700萬的聽力與語言障礙人士,華體會體育這是個潛在而龐大的市場。他創辦了一家網絡科技公司,招聘了幾名程序員,想開發一款專屬于聽力與語言障礙人士的APP。他給這項APP提出了幾個構思,一是要能滿足聽力與語言障礙人士日常交流翻譯功能;二是能夠結合聽力與語言障礙人士的日常娛樂需求;三是要嵌入手語詞典,幫助聽力與語言障礙人士學習知識。
但現實遠不如他設想的那般順利,APP的推廣開發需要一大筆費用,說“燒錢”也毫不夸張。少得可憐的活躍用戶和難以周轉的資金鏈最終讓這家公司在一年后走到了盡頭。關停公司后,胡旻休息了整整一年,這一年里,他將創業期積攢的壓力盡情釋放出去,華體會體育并賣掉了車,用以償還員工的工資。
“第一次創業失敗,給我的打擊幾乎是致命的。”胡旻用手語告訴記者,當時創辦網絡公司時,他還與人合伙創辦了一家名為至之佳的保潔公司,也就是現在“龍為保潔”的前身,里面近30名員工都是聽力與語言障礙人士。
一開始,保潔公司業務量并不多,后來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公司業務量呈現爆發式增長,本以為這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可好景不長,胡旻發現公司業務量再次陷入低谷,甚至大不如前。一打聽才知道,原來很多老客戶被合伙人“撬走”了。華體會體育就這樣,他苦心經營的保潔公司也倒閉了。
“合伙人是個健全人,我很信任他。”胡旻用手語告訴記者,出了這樣的事,感到很無奈。自己是聽力與語言障礙人士,去找人“大吵一架”都不現實,更別提維權了。這也是為什么他休息了整整一年,因為那段時間,他也很迷茫,未來究竟在哪里?
2019年,休息了一年后,胡旻打算“復出”。聽力與語言障礙人士的圈子很小,就業困難也不是個例。他決定重操舊業,為“同病相憐”的人謀條生路,于是創辦了“龍為保潔”,取名意為“聾人有為”。吸取上次的教訓,這次創辦公司,很多事他都親力親為,為的是能省下一些不必要的支出。
過去的老員工得知公司開張,紛紛跑來“投奔”他。10人的公司有6人都是過去的老員工,這讓胡旻很是感動。他曾“問過”員工,“不怕公司倒了,沒工資嗎?”大家回應,“不怕,我們相信你的為人。”
聽力與語言障礙人士做保潔員,最大的問題就是溝通。公司里除了手語翻譯阿苗和接單員沈明明是健全人,其他都是聽力與語言障礙人士。面對家庭保潔、家電清洗、家居保養、新居開荒等一系列保潔工作,“龍為”保潔公司對員工進行了詳細培訓,教會他們怎么使用專業工具。
當然即使是熟練工,也有客戶投訴的情況發生。有的客戶質疑保潔公司,派遣聽力與語言障礙人士上門打掃,認為公司服務態度“有問題”,當場把保潔員拒之門外。面對這樣的“閉門羹”,“龍為”保潔接單員沈明明告訴記者,他們會盡力安撫員工的情緒,告訴他們這不是他們的問題。“他們雖然聽不見難聽的話,但也會因為拒絕而受傷。”
其實,大多數情況下,“龍為保潔”收獲的是善意。保潔工作一般按時長收費,有的客戶看他們打掃辛苦,主動喊他們坐下來休息。臨走時,看見幫忙帶走垃圾的員工,客戶還會往員工包里塞滿水果,并額外給予一定的小費。這些小費,員工往往都會交給公司,而公司通常都會返給他們。
“我們告訴他,絕對不可以主動向客戶索取費用,但如果是客戶硬塞的感謝費,自己決定就好。”沈明明說,善意都是相互的。有次,保潔阿姨因為不懂高端浴缸的使用方法,不小心弄壞了浴缸的把手,客戶寬容地表示,“沒事。”事后,阿姨向公司反饋,公司也退回了客戶的保潔費。“就當我們免費給好心的顧客打掃一下吧。”沈明明笑著說。
目前,龍為保潔創辦已有三年。公司創始人胡旻把這里當成一個家,大家都以兄弟姐妹相稱。這里也成為很多聽力與語言障礙人士溫暖的港灣,共同抱團取暖,但這里的經營情況并不理想。華體會體育
胡旻表示,市面上很多保潔公司其實更像是一個“中介”,他們接單再派單給保潔員,抽取中間利潤,保潔員接一單賺一筆,不接單就沒錢。但在龍為保潔,胡旻給員工開出來3000元底薪加提成的待遇,即使員工一個月內沒接到活,也能有3000元的基本工資作為保障。而這在無形之中也加劇了公司的運營成本。
另一方面,保潔業務的旺季在年底,過了年底,業務量并不多。加上在各平臺的推廣費用,這些年來,胡旻并沒有靠著“龍為保潔”賺得盆滿缽滿,反而一直在“勉強維持”的邊界徘徊著。
曾經有外面的保潔公司找到胡旻,表示想一起“合作”。其實打的是“挖人”的心思。“他們覺得聽力與語言障礙人士老實,好管理。但大家還是堅定地留了下來。”胡旻表示,這也是公司雖然經營并不理想,他也不愿意放棄的原因之一。
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一旦龍為保潔關停了,自己朝夕相處的兄弟姐妹又將面臨重新就業的難題。“這里的很多人家庭條件都不好,可以說,就是靠著這份工作維持家中收入。我也想為很多聽力與語言障礙人士提供崗位,但公司經營實在無法允許。”胡旻用手語表示。華體會體育
50多歲的劉興芳阿姨是一位聽力與語言障礙人士,老公中風不能自理,一直靠著低保生活。為了照顧老公,劉阿姨找工作很受限制。在龍為保潔,她可以安心地做一名兼職保潔員,在業余時間接單,賺取收入,維系家中開支。
“劉阿姨不怎么識字,視力也有問題。我們一般保潔的時候帶上她。”胡旻表示,劉阿姨干活很麻利,就是因為視力不好,有時候看不清,公司派員工和她一起參與保潔,這樣既能保障劉阿姨的工作,也能讓客戶滿意。
陳洋洋和孫香花夫婦倆都是聽力與語言障礙人士,妻子孫香花文化程度有限,在外地老家被騙子騙光了錢,家中又有孩子要養活,于是一起來到了龍為保潔做保潔員。因為是外地員工,沒有住宿,公司還貼心地為他們安排了宿舍,這也讓這對外地夫妻打消了后顧之憂。
“總是為員工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公司翻譯阿苗這樣形容胡旻。她說胡旻開公司完全不像是精明的商人,倒像是慷慨的慈善家。能幫一把是一把,卻忘了最難的時候,都是自己在默默承擔。
事實上,龍為保潔公司接單員沈明明已經快有4個月沒拿到工資了,但她卻毫不擔心,用她的話說,“我知道老板是什么人,工資可能會遲,但絕不會少我的。希望大家能夠多多了解我們,給我們自力更生的機會。”
親愛的讀者,如果你也想幫助他們,歡迎撥打龍為保潔公司的保潔熱線。(衛曉敏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