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體會體育保潔員,是我們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他們是不辭辛勞的城市美容師;他們無論嚴寒酷暑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他們用手中的工具掃出城市文明在對自己工作盡職盡責的同時,他們還用自己的行為溫暖著這座城市。
家住成都天府新區天福社區12組的郭應學,今年55歲,已經在蓉遵高速永興服務區做了8年的保潔員,除了工作兢兢業業,其拾金不昧的好品德更是感動了不少同事和過路司乘。
近日,“成都天府公安”抖音號發布的一條短視頻引起了不少網友關注:視頻中,一位焦急的女士找到了位于蓉遵高速永興服務區的民警尋求幫助,希望民警幫忙尋找丟失在服務區衛生間里的隨身挎包。就在女子一籌莫展之際,民警聯系上了服務區保潔員,并順利找回了挎包。“點贊!”“阿姨好棒啊!正能量”視頻一經上傳,收到了千余名網友點贊,而視頻中的這位保潔員,正是郭應學。
郭應學回憶,當天下午自己正依照慣例打掃著服務區的衛生,卻在衛生間發現了挎包。“按我之前的性格肯定就馬上沖出去找失主了。”郭應學告訴記者,但為了避免冒領、錯領等情況的發生,她冷靜思索了一番后,決定將包帶回休息室并交給服務區主管侯爵暫時保管。
就在這時,民警找到了郭應學,再三確認民警身旁的女子正是失主后,郭應學才放心拿出了挎包。失主清點后確認,包中銀行卡、投標書、U盤等重要物品無一缺失,正當失主長舒一口氣準備酬謝郭應學時,她卻擺了擺手說:“不用不用,我也不為了什么,找到就好。”
8月14日,記者在天府新區天福社區12組見到了郭應學,華體會體育雖然因為長期在烈日下工作,而導致臉上的皮膚已經曬得黝黑,但透過郭阿姨臉上的笑容仍然不難感受到她和藹的一面。“哎呀,我也沒想到這個事情鬧那么大,”說起視頻中的場景,郭阿姨還有些害羞和謙虛:“本來就是應該做的事情,別人的東西肯定要還給別人啊!我平時也是這樣給老公和娃娃說的。”
“我老公也在服務區,做保安,平時從家里走過去的話也不遠,華體會體育十多二十分鐘就到了。”55歲的郭應學已經在蓉遵高速永興服務區做了8年的保潔員,家中有丈夫、女兒女婿以及兩個孫女6口人,丈夫平時和自己一樣在服務區工作,而女兒為了照顧正在上學的孫女辭職在家,偶爾會打一點零工。雖然家中生活并不富裕,與外界接觸也不多,但說起家人們做過暖心故事,郭阿姨卻滔滔不絕:“之前我丈夫在高速路服務站加油,卻意外收到了工作人員多找的10元錢,在下高速路的時候發現多出來的錢,他二話不說掉轉頭去就把錢還了,這個事情對我觸動也很大。”
郭阿姨常常對自己說:“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要,否則會覺得良心不安。”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每當撿到東西,又聯系不上服務區領導時,郭應學就會把東西帶回家,讓女兒幫忙研究研究,爭取盡快聯系上失主,在郭阿姨女兒看來,“不亂拿別人東西”是母親最常說的一句話,也是一道最樸素的家訓。“越是我們家這樣的普通勞動者,越是能夠設身處地地體會失主的著急和不易。”郭阿姨女兒說道。
“她們一家人都相當的平易近人。”天福社區12組組長楊遠學告訴記者,社區百余戶人家里面,郭應學一家是出了名的熱心,平時經常有需要幫鄰居搬米、搬油等事情出現的時候,總能看到郭應學的身影;鄉間小路長,華體會體育經常能看見郭應學丈夫騎著電動車載鄰里好友回家“她是我見過最對的人!”
像郭應學這樣的拾金不昧行為,在永興服務區已經像是家常便飯:幫旅客撿到裝有蘋果手機和2400元的小包,捧著手機等對方打電話過來,聯系上后,深夜送回服務區;收到旅客在廁所撿到的裝有4300元現金的腰包,并成功找到失主,竟為搬運工人血汗錢;撿到兒童電話手表,一直帶在身邊直到對方家長打來電話每一次的完璧歸趙,都能讓失主和郭應學雙方同時松一口氣。
“每個月,服務區都會召開內部總結會,有業務總結,更有思想交流,其中,拾金不昧是一眾員工的共同品格準則。”永興服務區主管侯爵告訴記者,服務區雖然不算大,但AB區每日車流量能達到5000左右,來往司乘較多,難免就會出現物品丟失的情況。“旅客一旦遺失物品,一般會撥打110和12122,110民警會直接來到服務區協助尋找,而12122會將求助轉到高速路公司值班室,由值班室反饋到各個區域,在永興服務區遺忘的物品,這么多年來都是完好無損地保留在員工手里,等候失主的。”
“平時還說得比較多的,就是對于司機要禮貌,華體會體育平時遇到有困難的殘疾人也要主動上前幫助。”在侯爵看來,永興服務區除了為大家提供購物、加油、駐車休息等方便的空間,更重要的是能為本來不熟悉的人搭建起一個暖心驛站:“已經數不清幫多少失主找到過東西了。但是真的不重要,華體會體育就像郭大姐說得那樣,助人為樂,盡力而為!”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郭應學的舉手之勞,也是我們生活中所能感受到的平凡善舉,是平凡人的平凡閃光,是成都這座溫暖之城不變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