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體會體育前年,華體會體育我帶的班級教室被安排在學校新建的教學樓四層,闊氣的衛生間、寬敞的走廊、锃亮的地板,惹得好多同事“羨慕嫉妒恨”,更“高大上”的是學校每兩層樓還專門安排一位保潔員打掃樓道走廊衛生。負責我們四層六個班走廊樓道和廁所保潔工作的是一位中年婦女姓黃,三十來歲,中等個子,微胖身材。走起路來風風火火,干起活來麻麻利利。
黃姐每天很早就來到學校負責打掃樓層的衛生:地板拖洗、廁所沖洗、水池清洗,忙得不可開交。她在拖地的過程中,經常前腳拖干凈,后腳又被早到的學生踩上泥腳印。可她一點也不抱怨,跟著又去拖。當我碰到她拖地,就盡量走在她未拖的地方。她看到我這樣體諒她時,立馬會抬起頭,臉上漾著淺淺的笑容,低低的宛如清泉潺潺的聲音潛入耳際:“你盡管走,走臟了,我再來拖。”
她說話的聲音小得有時需要側耳細聽,方可聽清楚。每當聽著這樣的暖心話,我心里總是會泛起一股熱流。
我們學校新建教學樓的走廊寬度是一般樓房的三四倍,每班的走廊幾乎和教室面積相當。我們學校學生數多,生均校園活動面積小,所以當初設計時,就有意盡可能增大走廊面積,作為學生課間活動場所。故此,一層樓走廊的面積約500平方米。這樣大的走廊一遍拖下來,再過勁的人也會累得氣喘吁吁,再加幾間廁所等,一通干下來,都會累得腰直不起來。而黃姐要負責這個新教學樓四、五兩個樓層的衛生保潔工作,勞動量可想而知。>
我每次走在走廊上,看到她不是在拖地,就是在沖洗糞池,或在清刷水池……如果是冬季,即使是數九寒天,只要有心瞅一下她,也會發現她額頭上滲著汗珠;夏天,則會汗如雨下渾身濕透,上身衣服緊緊地貼在身上,一大塊一大塊的汗漬清晰搶眼。如果遇到雨雪天氣,學生把泥塊帶到走廊上,她剛把這處泥腳印拖掉,后面又跟著上來一撥學生,兩撥學生……很快,整個走廊就被星星點點雜亂無章大小不一的泥腳印占據了。她就卯足了勁,躬著脊背,揮動兩只胳膊,緩慢挪移著腳步往前拖著。拖個巴掌大的地方,拖把就臟兮兮了,只得到水池里反復搓洗,然后再拖,如此反復多趟,才把整個走廊拖得像一面鏡子。可一下課,華體會體育六個班近300名學生,幾分鐘時間,就把整個走廊又得“臟”痕累累。等我們一上課,她又抱著拖把拖起來……
干活時,她熱得就會脫下外套,隨手放在窗臺上或洗手池的臺子上。等拖完地回來,常發現她的衣服已不見了。有一次,我一下課,她就迎上我,問我班學生有沒有撿到她的衣服?我們班學生說沒有。我就告訴她,以后干活熱,脫衣服可以放到我們辦公室去,就不得丟了。她明白了我的好意后,連忙一個勁地說著“謝謝!謝謝!”私下,我就去向其它班級打聽她衣服下落?原來,她放的衣服被好心的學生誤以為別人丟了,拿去交給老師了。當然,偶爾也會被調皮的學生當垃圾扔了。>
她知道后,也不責怪學生,依舊一副笑盈盈的表情。遇到冬季零度以下的天氣,她總更早或上課時拖地,這樣可避免因地面結冰濕滑而發生安全事故。如果學生活動時,她拖的地沒干,她總會在走廊邊不停地提醒學生:“小心、慢走、別跑,防止滑跌倒”。像這樣的情況,她也提醒過我幾次。她的小聲提醒,在寒冬季節,聲聲都給我們整個樓道帶來了一股溫暖令人沉醉的春風。
去年元旦前的一天放學后,我參加學校元旦晚會節目排練。結束時,已是華燈初上,西北風“嗖嗖”地刮著,天氣格外冷。我匆匆回辦公室取東西,走到新教學樓四層,學校路燈透過窗戶玻璃旺照進的光影下,一個熟悉的身影正在一板一眼拖著空蕩蕩的走廊。被她拖過的走廊,白色的地板閃著光亮,華體會體育格外耀眼。
她回過頭,額頭上閃著晶瑩的汗珠。發現是我,沖我笑笑,又埋下頭,邊拖地邊說:“今天小孩身體不舒服,華體會體育我先把小孩送回家再回來拖地,華體會體育所以搞晚了。”我忽然想起來明天是雙休日,便又說:“明天是星期六,你拖它干什么?”
“那怎么行呢?我今天的任務必須要干完,這樣我回家才能心安呀!”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黃土般樸實的“心安”二字。窗外,燈光搖曳,樹影婆娑,心頭久久不能平靜。
“是啊,我們每個人都應像黃姐一樣,在各自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做到心安啊!”我望著她佝僂著拖向走廊盡頭遠去的背影,自言自語著。
我養成早到學校的習慣,我們班級緊鄰廁所和洗手池。我每天早晨一來去班級經過廁所,總會看到廁所昨晚被黃姐打掃得干干凈凈,拖把、掃帚、簸箕等衛生工具整齊地擺放在各自位置,廁所蹲位邊,幾個垃圾籃中塑料膜套得整齊簡潔,整個走廊宛如一面明鏡映著晨曦,閃著晶亮的光,讓人神情氣爽,自然而然會給一天的工作營造了溫馨和輕松的氛圍。
少傾,黃姐的身影也出現在走廊上,開始清掃早來學生剛留下的泥跡。其實這樣的印跡,不借著晨光不仔細看是很難發現的,可對于黃姐來說,就是個大毛病,她會毫不惜力不厭其煩把這樣的印跡拖掉。
黃姐把整個走廊拖干凈,廁所沖洗到位,有多余的時間就用抹布擦起我們教室的外面的窗臺、墻壁來,而且一干起來,到現在一直堅持在做。
漸漸地,我和黃姐熟悉了,偶爾會和她聊上幾句。知道了她的一些情況,她有個孩子在我們小學讀書,為了照顧接送孩子,在我們學校找了這份保潔工作。每天先早早把孩子送到班級,就趕過來打掃兩個樓層的衛生。可由于工資低,僅一千多元,維持不了家庭開支。她就又兼做了一份往樓上搬送課間奶的工作。原先她兼的是搬送中午營養餐,由于工作量太大,一個近六七十斤的餐箱,一連要上下樓搬好多趟,她干不下來,就辭了這份工作。說著這些,她嘴角邊漾著微笑,臉上泛著紅暈,眼神里寫滿了知足。
雖然黃姐比我小一大截,但這樣的人我有必要稱呼她為“黃姐”。黃姐是一個普通人,一個學校聘請的臨時保潔員。她珍惜這份工作,勤勞質樸,認真負責,每天盡心盡力把這份平凡的工作做到極致,在平凡中活出了一種境界。
正是因為有了無數的他們,才讓我們的學校、小區、街頭巷尾、馬路變得清潔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