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體會體育4月15日,全市620家全國、省、市文明單位,積極響應沈陽市文明辦和沈陽市愛衛辦的號召,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組織動員廣大干部職工參與“清潔沈陽 扮靚家園·志愿者在行動”志愿服務活動,重點對全市公園、城市廣場、公共綠地等區域進行清掃清潔,對園林綠地內景觀、健身等設施進行擦拭清洗,積極營造“愛綠、植綠、建綠、護綠”的濃厚氛圍。
活動中,文明單位志愿者1.73萬人清潔綠地內景觀、華體會體育公共設施等7750余處,清理垃圾雜物82.5噸,用實際行動傳播志愿服務正能量,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設中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充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為清潔城市環境,踐行志愿精神,華體會體育按照“清潔沈陽 扮靚家園·志愿者在行動”清潔園林綠地活動的通知要求,4月15日上午,全國文明單位——沈陽市教育局組織青年黨員、職工代表,華體會體育走進綠地公園,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活動現場,青年志愿者們一個個身穿紅色馬甲,拿著掃帚、簸箕、水桶等清潔工具,充分發揮不怕臟、不怕累的精神,個個奮力爭先,彎腰俯身、仔細搜尋、相互協作,將枯枝敗葉、細小煙頭、塑料垃圾等一掃而盡;對園內綠地內景觀、健身等設施設備進行擦拭和清洗,“紅馬甲”忙碌的身影構筑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園林內公共衛生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此次活動,青年黨員干部們以實際行動美化了環境,展現了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志愿者精神。下一步,市教育局將引導青年黨員干部在志愿活動中作表率、當先鋒,華體會體育唱響新時代“我是雷鋒”的響亮口號。
按照市文明辦關于開展“清潔沈陽 扮靚家園·志愿者在行動”清潔園林綠地活動的通知要求,全國文明單位——沈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積極動員組織青年志愿者20余人,以清潔園林綠地為重點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活動當天,青年志愿者們統一身著志愿者馬甲在大東廣場開展清潔活動,對廣場內的展板、公共綠地、健身器材、休息座椅等進行了清潔和維護。共計清潔廣場休息區500延長米,清理綠地垃圾12袋,擦洗公益廣告牌30塊,擺放共享單車20余輛,擦洗健身器材40余個。
活動中,黨員主動作為,青年團員熱情高漲,通過兩個多小時的清潔活動,不僅讓附近居民的活動環境得到了提升,更增強了青年志愿者的社會責任感。在市一院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為廣大市民愛護公共設施,自覺保持園林綠地環境整潔作了表率,為倡導愛護優美環境人人有責,打造規范有序、干凈整潔的社會環境,貢獻了一份力量。
4月15日,全省文明單位——沈陽市交通運輸局組織局辦公室、機關黨委辦公室(人事處)、鐵路建設管理處、沈陽站執法大隊、公路水運處、安全與質量監督處黨支部、軌道交通管理處、和平執法大隊、運輸處、綜合規劃處、大東執法大隊黨支部、事務服務中心路網大隊支部全體黨員,自備勞動工具,參加“清潔沈陽 扮靚家園·志愿者在行動”清潔園林綠地活動。
全體黨員熱情高漲,分工合作,重點對社區內的公園、廣場、公共綠地等區域進行衛生清潔,對社區綠地內景觀、健身等設施進行擦拭和清洗。活動中號召社區居民愛護公共設施,自覺保持園林綠地環境整潔;鼓勵居民認養綠地樹木,積極營造“愛綠、植綠、建綠、護綠”的濃厚氛圍。經過黨員們的辛勤努力,共清理衛生臟點10余處、衛生死角8處,清理綠化帶25平方米、小招貼13處,轉運垃圾殘土0.4噸。
沈陽市紅十字會醫院作為沈陽市文明單位標兵,于4月15日組織20余名黨、團員志愿者開展“清潔沈陽日”活動,切實增強參與社會治理和文明建設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在青年大街沿線,志愿者們穿著統一的紅色馬甲一起撿拾路面垃圾雜物、清理綠化帶雜草、擦拭公交車站宣傳板及座椅。每一個人都干勁十足,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我為群眾辦實事”的承諾。在八一公園及周邊口袋公園,志愿者們清理綠地內垃圾,拾撿煙頭,清除公共設施上的小招貼、小廣告,清潔擦拭運動器材等,華體會體育志愿者們同時號召市民愛護公共設施,自覺保持園林綠地環境清潔。
隨著溫度回暖,共享單車又成為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志愿者們還在指定區域將零散無序的共享單車擺放整齊,并引導廣大市民停駛后自覺入位,文明用車。
此次活動不僅增強了志愿者們的服務意識、責任意識、表率意識,還進一步弘揚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以實際行動為沈陽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貢獻青春力量。
為進一步發揮黨員志愿者在清潔沈陽、改善城市面貌中的重要作用,營造共建共享共治的濃厚氛圍,按照“清潔沈陽 扮靚家園·志愿者在行動”志愿服務主題活動安排,4月15日,市文明單位標兵——沈陽市殘疾人聯合會組織志愿者在沈陽北站南廣場開展清潔綠地廣場志愿服務活動。
志愿者發揚不怕臟、不怕累精神,身著紅馬甲,攜帶清掃工具,集中清理廣場周邊、綠化帶兩側等公共區域內灌木中的繩子,地磚縫中的煙頭、紙屑,綠化帶中隱藏的垃圾等,在細微之處下功夫,確保清理工作無死角。
參加活動的志愿者紛紛表示,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助力文明城市創建,是每位市民的應盡之責,要以實際行動影響、宣傳和帶動周邊市民增強文明意識、環保意識,提升精神文明和社會公德,共建文明城市,共享文明創建成果,共同維護清爽整潔的公共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