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體會體育□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盧成漢 通訊員 費帆 馮夏雪 李軍 陳卓 余利芳
這個五一假期,武漢客流井噴。熱門景點周邊很少看見垃圾,共享單車沒有亂停亂放,街頭供游人休息的椅子沒有灰塵……游客們發現,武漢的干凈程度超出了人們的印象,給人賞心悅目的新體驗。這干凈整潔的背后,是4萬多名環衛工人和城管隊員的晝夜堅守與汗水。
連接黃鶴樓公園至長江大橋的主次干道,由武昌城管大橋清潔隊大橋班負責環境保障。每天早上客流到來之前,大橋班班長王牡明就帶領全班完成了路段保潔工作。
“黃鶴樓和長江大橋是武漢的地標,是游客的必經之地。我們要干干凈凈地迎接各地游客。”王牡明說,傍晚長江燈光秀亮起后華體會體育,步行上橋的游客更多了,大橋班也迎來了最忙的時候,每半小時清一次果皮箱,丟棄物15分鐘內拾起來,犄角旮旯的丟棄物也要一一撿起。
面對糧道街、曇華林美食街的游客壓力,武昌二橋清潔隊協助街道,開展清掃保潔和垃圾清運工作,強化人流量較大時段的清掃保潔頻次,做好瞬時撿拾保潔。
在東湖景區門前,極目新聞記者看到,游客如織,但路面幾乎看不到垃圾。環衛工汪六蓮說華體會體育,她從早上5時到下午6時,不停地巡回保潔,發現垃圾及時撿起來,“現在的游客也文明了,不亂扔垃圾。”
就在她與記者說話的時候,幾位游客將礦泉水瓶子、紙盒子等垃圾,扔進路邊的果皮箱中。
5月2日凌晨1時,游客逐漸散去,江漢路步行街清掃班長張秀芹,這才結束了一天的工作,“當了5年班長,今年的五一是最累的。”據江漢路步行街區綜合服務中心統計華體會體育,5月1日當天,江漢路步行街累計客流人數達到496950人,接近50萬人,再創新高。
“這個假期,來江漢路的游客出現井噴,我們的保潔壓力也增大了不少。”張秀芹說,“平常的大掃,我們早上6點前就可以結束,這幾天我們都要搞到7點多。”
2日早7時,記者在步行街中心百貨廣場又看到了張秀芹,她正帶隊擦拭花壇旁的愛心座椅,“游客走累了,總要在座椅上歇一歇,我們每天都要在游客來之前擦得干干凈凈,步行街上的景觀銅像也是游客最喜歡的拍照打卡點,我們也是不間斷地保潔。
“江漢路步行街全長1400米,平常一個班次會安排10名保潔人員,但今年情況特殊,我們也加派了人手。”江漢區城管執法局環衛質檢一隊隊長周國樑表示,節日期間,在原有的人員基礎上,增加了50%保潔力量,同時加大了果皮箱的清運頻次,十分鐘就清運一次,不讓果皮箱漫溢華體會體育。
江岸環衛集團對沿江大道武漢關、黎黃陂路,進行不間斷式巡回保潔作業,同時成立應急保障隊伍,確保遇有特殊情況,做到迅速到位、處理及時。
針對山海關路和珞珈山街網紅餐飲門店等垃圾量大的問題,江岸環衛五一期間增派了5臺清運車巡回清運,避免垃圾容器滿溢。另外還增派1臺清運車停在珞珈山街垃圾房及時收運垃圾,縮短垃圾停留時間,防止堆積,確保全區垃圾日產日清。
游客井噴,共享單車使用頻率大增,會不會加重亂停亂放現象的發生?今年的五一期間,武漢城管聯手共享單車公司,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5月2日,武昌城管執法大隊聯合中南、水果湖、糧道街等相關執法中心,針對夢時代、楚河漢街、泛悅匯商圈周邊共享單車的亂停放、市場周邊人員秩序等進行規范,調度單車公司及時清運淤積單車,確保周邊道路行駛通暢。
5月1日,江夏城管出動50余名執法隊員,在八分山網紅景點、北華街地鐵口和中心港等地華體會體育,協助單車公司,規整亂停放的共享單車近千輛,為游客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共享單車要按照停車區域的指示箭頭規范停放,像這樣的停放點,我們每天都要整理三四遍。”5月2日,東湖風景區城管執法局執法一中隊磨山片區組長劉晨指著植物園路一處共享單車停放點說。
“請問一下,磨山是往哪個方向啊?”“景區大門的話,沿著人流方向,往那個方向一直走。”在巡查執法途中,執法隊員們時常還會被游客當作“活地圖”,幫忙指路。
五一假期期間,東湖風景區城管執法局在湖北省博物館、梨園廣場綠道入口、東湖南路沿線、磨山景區等熱門旅游景點周邊設崗值守、重點保障,全面整治違規占道經營、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等問題,全力打造“高顏值”城市市容環境,為游客提供了不一樣的體驗。
營業執照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互聯網出版機構網絡視聽節目許可證廣播電視節目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