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體會體育核心提示:今年5月份,全州縣在“美麗全州”鄉村建設上出臺了新措施,村屯每300人配備1名保潔員,專門負責村屯的路面清掃和各家各戶的垃圾傾倒。此舉讓村容村貌大為改觀,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深受村民歡迎。目前,全縣共有3350名保潔員在崗,實現了鄉村保潔全覆蓋。 “我們村子有保潔員了。”這樣一條消息在全州人的微信朋友圈很快傳開了。一些國慶假期返鄉過節的全州人驚喜地發現,村屯也有保潔員了,村屯里外比以往干凈了,難以抑制激動的心情華體會體育,紛紛發微信朋友圈贊美自己的家鄉。
據記者了解到,今年5月份,全州縣在“美麗全州”鄉村建設上出臺了新措施華體會體育,村屯每300人配備1名保潔員,專門負責村屯的路面清掃和各家各戶的垃圾傾倒。此舉讓村容村貌大為改觀,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深受村民歡迎。目前,全縣共有3350名保潔員在崗,實現了鄉村保潔全覆蓋。
10月25日上午8點多,全州縣石塘鎮賢宅村委賢家寨村,42歲的村民王香玉吃完早餐,推著斗車,帶上塑膠桶、掃把、小鏟子和火鉗出了門。作為村委的保潔員,她開始上班了。
賢宅村委一共有一大兩小3個自然村,共有5名保潔員,其中,螺獅山村和寨腳底村人口較少,各由一名保潔員負責清掃;賢家寨村有1000多人,由3名保潔員負責清掃,王香玉是其中的一個,3人又分了工,各負責一片。
由于天天清掃,賢家寨村路面比較干凈。王香玉用掃把把落葉掃到一堆,再用鏟子把落葉鏟進斗車里;對于地面上的紙屑、煙蒂和塑料袋,她就用火鉗夾起來。王香玉說,斗車、塑膠桶、掃把、小鏟子和火鉗是每個保潔員的“五大件”。
別以為保潔員的工作就是隨地撿撿垃圾就可以了,還要把各家各戶門前塑膠桶內的垃圾收集起來,倒到村口馬路邊的垃圾轉運箱里,工作量還是蠻大的。村民們習慣入睡前打掃屋子,早上起來,各家各戶塑膠桶里的垃圾都是滿的。一般10到15桶,就能裝滿一斗車,這意味著王香玉就要推著斗車出村一趟。
“以屋檐滴水為界,外面都是我要負責的,以內是他們自己負責。”王香玉告訴記者,雖然規定是這么說的,但一般在屋檐下,保潔員都會順手清掃一下,都是鄰居,不用分那么清楚。
王香玉干起活來相當從容,邊清掃邊與村民閑聊。記者留意到,有些村民因為話題沒聊完華體會體育,還會陪她走一會兒,會出手幫她推一下斗車,或用鏟子把斗車里的垃圾壓一壓。
上午11點30分左右,王香玉完成了村子的保潔任務,把最后一斗車垃圾倒進村口路邊的垃圾轉運箱里。
打掃衛生的時間沒有規定,看各保潔員的方便。王香玉沒接手保潔員工作之前,像這樣的農閑季節,她都是睡到自然醒,早餐過后基本都是在家看電視,要么出去和村民打牌。對此,王香玉覺得接手保潔員的活還挺不錯的,非常有意義,既讓村子干凈衛生,多少還有一些補貼。“補貼最低的保潔員每月都有250元,多的話每月有七八百塊錢,是要看你負責的村民人口數來定的。”王香玉說,那些錢都是政府給的,每月直接打到保潔員個人賬戶上。
村民王小鳳說:“我嫁到賢家寨村10多年了,今年以來,村里的衛生情況是最好的。村里有了保潔員,我們就像城里人一樣華體會體育,把垃圾放在門口塑膠桶里,就有人來收走。路面和公共場所也有人清掃。”
有村民還提到,以前村民都是把垃圾傾倒在村口一個紅磚砌的池子里,堆滿了才會有人過來處理,招來蒼蠅滿天飛,甚至還有人直接在池子里焚燒垃圾,非常不衛生。現在,垃圾轉運箱代替了紅磚池子,一兩天就有車子過來把垃圾轉運箱拉走,替換一個空的在那里,干凈又衛生。
賢宅村委支書唐發生說,之前,村屯各家各戶實行門前“三包”;路面和公共場所的衛生就由村委干部負責,村干部組織村里黨員和熱心村民去清掃,一般一個月四五次的樣子,衛生情況自然沒有保潔員天天打掃來得好。
石塘鎮樂南村委支書王建新介紹,他們村委有村民2360多人,有10名保潔員,他們的補貼在每月250元到800元之間不等。保潔員來自村里的貧困戶,以及那些又勤快又熱心的村民華體會體育,他們在村里沒有保潔員之前就經常義務給村里搞衛生。
王建新說,今年5到8月份,村干部接連組織村民對村里的陳年垃圾進行清理,主要是山溝和池塘里的建筑垃圾。為了減輕運輸的負擔,大家把那些建筑垃圾重復利用,填埋村道坑洼的地方。
王建新說,樂南村委有50多個黨員,31個村代表。平日里,這80多人要在群眾當中做好帶頭作用,搞好自家內外的衛生,還要上門逐戶進行環境衛生宣傳。
全州縣鄉村辦主任唐亞軍介紹,今年初,全州縣委、縣政府在“美麗全州”鄉村建設上出臺了新措施,圍繞農村水利設施建設、通自然村道路硬化、鄉村垃圾綜合處理等3個為民辦實事工程,每個工程每年安排建設資金1億元左右,達到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目的。當中,一部分款項專門用于鄉村保潔隊伍配置、垃圾清運車輛購置、垃圾中轉站和處理設施建設。
全縣按農村人口每300人配備1名保潔員的標準核定了保潔員基數,保潔員負責村屯的路面清掃和各家各戶的垃圾傾倒,并按照平均600元/人/月的標準由財政撥付保潔員獎補經費,由縣農合行發至保潔員個人銀行賬戶。制定了《全州縣鄉村保潔員管理指導辦法》,全縣各鄉鎮、行政村按照環境衛生長效保潔及村規民約等制度對保潔員、村民進行管理約束,定期對保潔員進行指導和培訓,使保潔員管理形成制度、長期保持和不斷完善,確保鄉村清潔無死角。
今年5月1日,保潔員正式上崗。目前,全縣已配備保潔員3350人,配備垃圾收集人力車3300多臺,已經實現了鄉村保潔全覆蓋。
唐亞軍說,他與相關領導經常進村檢查衛生,以及走訪村民了解村屯內外的衛生情況,無論是看到的還是聽到的,都很好,特別是村民很滿意。令人高興的是,鄉村衛生狀況大改觀的同時,村民的衛生意識也提高了,隨地丟垃圾的人少了。特別是關于建筑垃圾的處理,以前村民都是往山溝或池塘里倒,現在村民都是自己喊人把建筑垃圾拉去垃圾場,要是有人不自覺,其他村民就會理直氣壯站出來勸說。 首席記者申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