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體會體育近年來,江蘇省常州市城管局結合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圍繞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和政府數字化轉型目標任務,以細心、耐心、巧心的“繡花功夫”,積極推進市容環衛責任區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一針一線”“繡”出了常州的城市“高顏值”“高品質”。2022年,該系統獲評常州市委平安辦“全市市域社會治理試點工作優秀案例”。如何以匠心守初心、讓城市更美好?常州市城管局以城市容貌干凈整潔有序為目標,以市容環衛“小切口”推動城市治理“大轉變”,交出一份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的品質城市答卷。“我們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全力推進市容環衛責任區信息化管理工作,作出了有益探索和嘗試。華體會體育”常州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基層黨建是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證。常州市城管局主動順應城市工作新形勢、改革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聯合部分轄市(區)及所在街道,共同打造“黨建+”城市管理品牌,推動網格黨支部、商圈功能性黨支部等基層黨組織從相互分離走向融合共生,在黨群融合、華體會體育多元參與、共駐共建中打造了城市治理共同體。黨員干部先鋒領跑、聯動各方建設黨建陣地“紅客廳”、觸角延伸打造“全鏈服務”,實現了管理更有深度、執法更有力度、服務更有厚度、城市更有溫度。黨員干部“率先領跑”,帶動群眾“齊頭并進”。華體會體育武進區牛塘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將商家業主中的黨員聯合起來,成立功能型黨支部,與網格黨支部、小區物管會黨支部形成街區黨建聯盟體;同時,評選“先鋒紅商戶”,成立“橫溪先鋒”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我為橫溪洗把臉”志愿服務活動,帶動身邊的商家、業主自覺履責,形成了黨員帶頭、商戶響應、群眾受益的良好氛圍。精管善治,細織城市治理“密針腳”
現代化的城市治理不僅需要“鐵腳板”,也離不開“大數據”。常州市城管局依托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開發建設了市容環衛責任區信息化管理系統。自2021年3月上線運行以來,該系統已接入并投入使用探頭712個,由最初的9條試點道路擴充至2022年的151條,監控管理范圍覆蓋7個轄市(區)、63個街道、151條道路、4286家商戶,處理各類市容環衛責任制問題8462條,準確識別問題數量7204條,再學習問題1258條,推送至多級聯動進行派遣處置的780條,識別率從上線%;商家自處理率由最初的69%提高至89.17%,履責意識大大增強,市容市貌顯著提升,有效達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目的。持續探索,當好城市治理“大管家”
聚焦制約城市管理效能發揮的瓶頸,常州市城管局堅持“管理思維市場化”,發揮龍控集團在園林綠化、市政工程、環衛保潔管理等領域深耕多年的優勢,在新北區龍虎塘街道開展“城市大管家”模式試點。自2022年10月試點落地以來,通過平臺發揮管家與城管、管家與環衛、綠化、市政管養隊伍的聯動協同,華體會體育管家現場巡查問題日均70多單,華體會體育工單辦結率達98%,月總計處置工單超1800單;與城管協同處置問題數量同比翻6倍,管家現場巡檢質量和現場應急處置能效明顯,龍虎塘2022年四季度考評成績相比三季度實現了較大提升。未來,常州市城管局將依托現有試點經驗,推動市容環衛責任區創建從點、線向整體區域發展跨越,進一步提升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建立共建共治共享城市治理新格局,真正推動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變為服務群眾的“最美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