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體會體育江蘇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物業服務部從事清潔工作的劉彩英阿姨的反應,值得一個大大的贊。
9月11日上午,學院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物業服務部收到了學生和家長贈送的一面書寫著“拾金不昧”字樣的鮮艷錦旗。
9月8日,正值學院2018級3000多名新生開學,熱鬧非凡的校園中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對于劉彩英來說,這是她無數個工作日中的普通一天,因為她按時上班,正常工作,撿到兩次錢包,如數上交,這些事情對于她來說已是屢見不鮮。
而對于新生蔡一銘的爸爸媽媽來說,這是不尋常的一天,因為這一天是蔡一銘上大學報到的日子,同時還是他們丟了一大包錢又失而復得的日子。
9月8日下午3點多鐘,劉彩英像往常一樣,在教學樓打掃衛生。她聽說自己負責區域的階梯六教室家長會結束,便第一時間帶著打掃工具來到教室,準備從前到后開始清掃與拖地。因為經常會有粗心的學生忘記物品,所以打掃之前,她按照慣例檢查抽屜里是否有遺留物,發現一個黑色的男式手包。她拿起來掂了掂,沉甸甸的華體會體育,沒打開,立即送往教學樓物業服務部。
在物業服務部,項目組馬經理和劉彩英打開包后嚇了一跳,里面塞了厚厚一疊人民幣,還有身份證、數張銀行卡、票據等等。她們取出錢,進行認真清點。仔細的馬經理很清晰地記得那個數字:9002。馬經理回憶,這是9月8日當天劉彩英撿到的第二個錢包。那天上午,劉彩英上交了一個錢包,里面有身份證、結婚證、銀行卡和錢,失主找到后非常開心。
考慮到失主的心情,馬經理立刻將包送往學院保衛處交接,尋找失主。保衛處賀鋼老師一看手包里金額不小,立刻對包進行仔細檢查,在暗袋中發現了一張名片。
而在馬經理送錢包到保衛處時,蔡一銘的爸爸媽媽正與蔡一銘告別,準備返程,卻發現手包不見了,心急如焚。蔡一銘的爸爸說:“當時記不得丟在哪了。因為包里的證件和票據都很重要,急得不得了。”
所以接到賀老師的電話后,蔡一銘的爸爸立刻趕往校園110值班室,果然取到了丟失已經一個多小時的手包。他說,當時感到很慶幸。感動的他立刻提出,希望與撿到者當面酬謝,被婉言拒絕。
蔡一銘的爸爸聽說是一位從事清潔工作的阿姨做的好事后,由衷地說,一個平凡崗位的人,有如此的美德,實在讓人敬佩、感動。
在返程回家之前,他特地囑咐蔡一銘,一定要贈送一面錦旗。于是就有了今天早上蔡一銘贈送錦旗的場面。
而接到采訪電話的劉彩英卻說,這不值當說,是她應該做的,物業服務部其他工作人員也會這樣做。撿錢是劉阿姨工作十多年中經常碰到的事華體會體育。
七年前,一位學生在五樓教室中遺漏了一個包,當時教室沒有監控,劉阿姨打開包一看驚呆了,滿滿一大包,起碼有好幾萬。嚇得立刻她停下手中的工作,一直守在教室門口。很久后,一位男生哭著跑了過來。劉阿姨記得,當時男生的腿一直在不停地顫抖。劉阿姨笑著跟他說華體會體育,你看看抽屜。學生低頭看到包,頓時破涕為笑,興奮地抱著劉阿姨轉了好幾圈,連聲道謝。她說,那種欣慰的心情,很難忘記。
馬經理說,清潔崗位要求工作人員每天早上六點多到校,下午四點離開學校,中途一直要待在學校。工資不高,工作很累,但是他們毫無怨言,工作從來不推諉。
今年65歲的劉彩英阿姨已經在清潔崗位上工作了11個年頭。上班時,她拿著大排拖把拖走廊,教室一下課或者活動一結束后,立刻檢查,然后掃地、拖地,工作按部就班,該打掃的區域認真打掃,看到其他工友需要幫忙華體會體育,經常搭把手。她笑著說,自己工作掙錢,花自己的錢踏實。如果拿別人的錢,肯定良心不安。是到了享福的年齡,但自己掙錢自己花,活得舒心,每年還能給孫子壓歲錢呢!吃這碗飯,就要弄得好,對得起別人給的工資......
笑瞇瞇的劉阿姨說,小時候家里窮,身上帶的錢如果丟了,自己難過的不行,家里接下來就得緊衣縮食。父母教育他們,再窮也要窮在家里,不能窮別人華體會體育。如今,劉阿姨的孫子已經上高中了,每次看到學校學生,就像看到自己家的孩子一樣。劉阿姨說,將心比心,不希望這些孩子再經歷自己小時候的難過。
劉阿姨的事跡在校園中傳開之后,師生們紛紛豎起了大拇指,夸贊劉阿姨的所作所為有著滿滿的正能量!9000多元擺在面前,這位高校保潔員阿姨卻說:“再窮不能窮別人!”(交匯點記者王拓 沈琳)
掃描左側二維碼下載內蒙古客戶端,關注更多內蒙古更全、更新的新聞資訊。掃描右側二維碼或搜索內蒙古日報(或直接輸入neimengguribao)關注內蒙古日報官方微信。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Copyright 2005-2009 內蒙古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內蒙古互聯網新聞中心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或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512006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507213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